偈颂十八首 -
宋,释师体
文殊三处度夏,弥勒一味放憨。
善财走百十城,达磨九年面壁。
恢阐拈花微笑,光扬布发掩泥。
这首诗以佛家典故为引子,通过描绘四位佛教大师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佛学智慧的崇敬和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文殊三处度夏”,文殊菩萨是佛教中的智慧之神,他常常在三个不同的地方度过夏天,象征着他在不同的领域中传播智慧,无所不在。
“弥勒一味放憨”,弥勒菩萨是佛教中的未来佛,他以憨厚乐观的形象示人,这首诗中说他“一味放憨”,即是说他始终保持憨厚无邪的态度,无论何时何地。
“善财走百十城,达磨九年面壁”,善财童子在求法的过程中游历了十几个城市,达摩祖师面壁九年,象征着他们都在不断地探索和追求真理。
“恢阐拈花微笑,光扬布发掩泥”,这两句诗是对整个佛教哲学的概括。恢阐拈花微笑,是指佛教中一种无言的交流,通过微笑来传达领悟。光扬布发掩泥,则是指佛教的智慧如阳光般洒落,覆盖大地,给人以光明和启示。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四位佛教大师以及整个佛教哲学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佛学的崇敬和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平静、豁达的人生态度,即通过不断地探索和追求,最终达到心灵的平和与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