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佛谷 - 唐,皇甫湜

澶漫太行北,千里一块石。
平腹有壑谷,深广数百尺。
土僧何为者,老草毛发白。
寝处容身龛,足膝隐成迹。
金仙琢灵象,相好倚北壁。
花座五云扶,玉毫六虚射。
文人留纪述,时事可辨析。
鸟迹巧均分,龙骸极癯瘠。
枯松间槎枿,猛兽恣腾掷。
蛣虫食纵,悬垂露凝滴。
精艺贯古今,穷岩谁爱惜。
托师禅诵馀,勿使尘埃积。
这首诗是作者游历太行山时,看到山石的形状奇特,有感而发,创作出来的。诗中描述了太行山石的形状、纹理、颜色、位置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之情。 首先,作者对太行山石的形状进行了描绘,指出其形态多样,如一块巨大的石头,表面平坦且有深壑,石壁光滑如玉。作者用“千钧一块石”来形容太行山石的重量和体积,突出了其气势磅礴的特点。 其次,作者对山石的纹理进行了描述,如“土僧何为者,老草毛发白”、“花座五云扶,玉毫六虚射”等,这些描述形象生动,让人仿佛看到了山石上的纹理和图案。 此外,作者还对山石的颜色进行了描绘,如“金仙琢灵象,相好倚北壁。花座”等,这些描述让人感受到了山石的美丽和神秘。 最后,作者通过对山石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的描述,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之情。作者通过描写文人留下的遗迹和故事,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文化的传承。同时,作者也通过描写鸟迹、悬垂露滴等自然现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太行山石的描绘和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和文化传承的尊重和关注。整首诗语言优美,形象生动,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