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许炼师惠图书 -
明,危进
茅山许史旧诸孙,还向仙台卧白云。
竹外画沙迷鹤迹,花间引水泛鹅群。
苍崖翠刻金书字,丹井银床玉篆文。
科斗早收东观上,几人相倚播清芬。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茅山许史旧诸孙为背景,描绘了他们居住的环境和生活的场景,表达了对他们高尚品质和清雅生活的赞美。
首联“茅山许史旧诸孙,还向仙台卧白云。竹外画沙迷鹤迹,花间引水泛鹅群。”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许史旧诸孙居住的环境和生活的场景。他们居住在茅山,环境清幽,白云缭绕,竹林疏疏,沙地上留有鹤的足迹,花丛中流淌着清澈的溪水,鹅群在其中游弋。这些景象都充满了诗情画意,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祥和的气氛。
颔联“苍崖翠刻金书字,丹井银床玉篆文。”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细节和生活的细节。苍翠的崖壁上刻有金色的文字,丹井、银床中流淌着玉般的篆文。这些细节的描绘,不仅增加了诗歌的艺术美感,也进一步展现了许史旧诸孙生活的精致和雅致。
颈联“科斗早收东观上,几人相倚播清芬。”诗人以一种感慨的语气,表达了对许史旧诸孙高尚品质的赞美和对他们传承清芬的期许。科斗早收,意味着他们早早就已经拥有了高尚的品质和道德修养,播清芬则表达了诗人对他们传承清雅生活方式的期望。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许史旧诸孙居住的环境和生活场景,表达了对他们高尚品质和清雅生活的赞美。诗歌中充满了诗情画意和人文关怀,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祥和的气氛和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同时,诗歌也表达了对传承清雅生活方式和道德修养的期许,具有一定的启示和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