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东女儿歌 -
明,马贯
淮东女儿饮淮水,锦红缠头金约指。
正年十四十五多,弯弯春山斗青蛾。
阿爷自拟倾城色,黄金不多终不得。
西江估客浮大船,年年卖珠淮水边。
女儿门前有高树,野鸳沙鸡得长住。
当筵舞罢结重欢,百斛珍珠泻秋露。
船空珠尽河水秋,门前马嘶金络头。
旧客未尽新客留,淮东女儿起高楼。
这首诗通过描写淮东女儿的美丽和她的生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贫苦人民的同情。
首先,诗中描绘了淮东女儿的美丽。她饮用的淮水,身着的锦红衣服,手指上的金戒指,以及弯弯的春山般的眉毛,都表现出她的美丽和娇艳。阿爷的自述也进一步强调了她的美丽,但黄金不多的人无法得到她,暗示了社会的不公平和贫富差距。
然后,诗中描绘了淮东女儿与西江估客的交往。他们之间的交易和婚姻可能暗示了当地的经济状况,同时也表现了淮东女儿的自由和独立。门前的高树和野鸳沙鸡的生活环境则进一步展示了她的生活环境,同时也表现了她的不拘泥于传统的生活方式。
当筵舞罢结重欢的场景描绘了淮东女儿的热情和开放,而百斛珍珠泻秋露则进一步表现了她的美丽和价值。然而,船空珠尽河水秋的场景则暗示了生活的艰辛和不稳定,同时也表现了当地的经济状况的恶劣。
最后,淮东女儿起高楼的场景表达了对她未来生活的担忧和同情。然而,这种担忧并没有结束,因为新客还没有完全离开,这暗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不平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淮东女儿的美丽和生活方式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贫苦人民的同情。同时,它也揭示了当地的经济状况和社会问题,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