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晓兴 - 唐,元季川

河汉降玄霜,昨来节物殊。
愧无神仙姿,岂有阴阳俱。
灵鸟望不见,慨然悲高梧。
华叶随风扬,珍条杂榛芜。
为君寒谷吟,叹息知何如。
这首诗的主题是“节物殊”带来的“悲”。在寒冬中,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深沉而悲凉的气氛。 首句“河汉降玄霜”描绘了天空中降下霜色的银河,形象地表现出天气转寒的场景。而“昨来节物殊”则直接表达出对季节变化的感叹,同时隐含了对人生易老、时光易逝的感慨。诗人并没有沉浸在这种消极的情绪中,他承认变化,接受现实,尽管他的内心深处也许会有些许忧虑和失落。 接下来的“愧无神仙姿,岂有阴阳俱”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自谦和对自然的敬畏。他觉得自己没有神仙般的体质去抵抗这种变化,去把握阴阳平衡,这无疑加深了他的忧虑和无奈。 “灵鸟望不见,慨然悲高梧”两句,诗人以灵鸟象征美好和希望,但此刻却看不见它,只能在高高的梧桐树上感叹。这里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和无奈。 “华叶随风扬,珍条杂榛芜”两句描绘了树木的变化,从繁盛到荒芜,象征着一切都在变化之中。这是对现实世界的无奈描述,同时也包含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感叹。 “为君寒谷吟”中的“君”指读者,“寒谷”暗喻冬天的寒冷,表达了诗人希望读者能和他一起感受寒冷中的希望和温暖。最后一句“叹息知何如”,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和无奈,叹息着人生的无常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生命无常的深深感慨。诗人没有逃避现实,而是勇敢地面对并接受生活的变化,这种态度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