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义女祠 - 宋,蒋时中

幼年曾读贞女碑,坐想濑水清涟漪。
试来江东吊李白,瓣香敬谒贞女祠。
平生不数子胥子,鞭平进诸何至此。
有金投濑竟何为,当时岂为将军死。
这首诗以贞女祠为题,表达了对贞洁妇女的敬意和赞美。 首句“幼年曾读贞女碑,坐想濑水清涟漪。”描述了诗人幼年时读到贞女碑的情景,想象着濑水清澈见底,涟漪荡漾。这里的“濑水”象征着贞洁妇女的坚贞不屈和高尚品质,“清涟漪”则描绘出水的清澈透明和柔美姿态,表现了贞女碑在诗人心中的深刻印象。 “试来江东吊李白,瓣香敬谒贞女祠。”诗人来到江东,寻访贞女祠,表达了对贞洁妇女的敬意和尊重。这里的“李白”是诗人自己,通过自己的经历来表达对贞洁妇女的敬佩之情。 “平生不数子胥子,鞭平进诸何至此。”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贞洁妇女的敬仰之情,认为她们的品质比历史上的人物更为高尚。这里的“子胥子”指的是伍子胥,是历史上著名的忠臣良将,而“鞭平进诸何至此”则表达了诗人对贞洁妇女的赞美之情。 最后两句“有金投濑竟何为,当时岂为将军死。”是对贞洁妇女的进一步赞美,她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尊严,不为名利所动,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里的“有金投濑”指的是历史上的一些贞洁妇女为了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尊严而投河自尽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对贞洁妇女的赞美和敬仰之情,表达了诗人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和对社会道德的关注。同时,这首诗也提醒人们要珍惜和发扬贞洁妇女的优秀品质,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