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天台水南四首 - 宋,林宪

春雨暗前山,春云行远林。
月落鸡犬静,谁闻梁甫吟。
巍巍兮高山,泠泠兮好音。
谁闻梁甫吟,惟恐山不深。
这首诗《春雨暗前山,春云行远林。月落鸡犬静,谁闻梁甫吟。》是一首描绘春天雨中景象和夜晚氛围的诗,同时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于深山高远境界的向往。 首句“春雨暗前山,春云行远林。”描绘了春雨绵绵,笼罩了前山的景象,而春云在远林之间游走,仿佛在寻找着什么。这里的“暗”字,既描绘了春雨的润物之功,也暗示了山林的幽深和静谧。 “月落鸡犬静,谁闻梁甫吟。”月落时分,鸡犬静寂,这样的夜晚显得格外宁静,而诗人似乎也融入了这宁静之中,不再被尘世烦扰所困扰。然而,“谁闻梁甫吟”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于深山高远境界的向往。 “巍巍兮高山,泠泠兮好音。”在诗人的想象中,巍巍高山似乎是深远的象征,而山间流淌的溪水也发出泠泠的声响,这似乎也是诗人向往高远、追求真理的内心反映。 “谁闻梁甫吟,惟恐山不深。”这句话是诗人内心矛盾的体现,他既想深入山林,又害怕无法摆脱尘世的困扰。这种矛盾心理也是诗人对于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的思考和困惑。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春雨、远山、夜色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深山高远的向往,同时也隐喻了诗人对于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的思考和困惑。整首诗语言简洁、意象深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