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栖曲 -
明,黄哲
九月过姑苏,江头霜草枯。
西风吹叶尽,愁杀夜栖乌。
栖乌月明里,霜重惊还起。
无处托安巢,哑哑渡江水。
江波浅复深,东去无还心。
《白苎》吴宫曲,能成哀怨音。
只言欢乐长相保,青春几时秋又老。
可怜西子断肠花,不及虞姬美人草。
舞罢垂杨金缕衣,椒房绛烛明星稀。
越骑争驰海山动,吴歌尚绕梁尘飞。
梁尘飞飞《白苎》哀,乌啼夜半阊门开。
鸱夷浮江麋鹿来,月明犹照姑苏台。
自君之出矣自君之出矣,无处托鳞音。
思君如昼烛,泪尽不明心。
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闺怨诗,通过对姑苏城外景色的描绘,以及西子和虞姬等历史人物的回忆,表达了女子对远行在外的丈夫的思念之情。
首句“九月过姑苏,江头霜草枯”便奠定了全诗的凄凉基调,九月份的姑苏城外,霜降之后,草色枯黄,江边也显得冷清萧瑟。这不仅交代了时间、地点,也为整首诗定下了情感基调——愁苦、凄凉。
“西风吹叶尽,愁杀夜栖乌。栖乌月明里,霜重惊还起。”这几句通过对“西风吹叶”的具体描绘,形象地展现了秋天的肃杀景象,进一步加重了女子的愁情。而“栖乌惊还起”也暗示了女子整夜难眠,听着天边的乌鸦啼叫,心中满是愁苦。
“江波浅复深,东去无还心。《白苎》吴宫曲,能成哀怨音。”这几句转向了对历史人物的回忆,通过《白苎》曲和江水东流无返的描绘,展现了世事无常、青春易逝的感慨。这不仅加重了女子的愁情,也使得诗歌主题深化。
“可怜西子断肠花,不及虞姬美人草。舞罢垂杨金缕衣,椒房绛烛明星稀。越骑争驰海山动,吴歌尚绕梁尘飞。”这几句通过对西施和虞姬的对比,以及越骑吴歌的描绘,表达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更为浓烈。
“梁尘飞飞《白苎》哀,乌啼夜半阊门开。鸱夷浮江麋鹿来,月明犹照姑苏台。”这几句通过对夜半乌啼、鸱夷浮江的描绘,进一步强调了女子的孤独和寂寞。而月明之夜仍照姑苏台,更显其思念之深。
“自君之出矣,无处托鳞音。思君如昼烛,泪尽不明心。”最后两句直接表达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她如同白昼蜡烛般燃烧自己,直到最后一滴眼泪流尽。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也是全诗的主题——思念和等待。
总体来看,这首诗以秋景为背景,通过描绘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展现了秋天的凄凉和无奈。同时,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回忆和越骑吴歌的描绘,使得诗歌主题深化。最后以女子对丈夫的直接表达结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自然,是一首优秀的闺怨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