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杨柳梢头月未残 - 宋,管鉴

杨柳梢头月未残。
杏花开尽却春寒。
宾鸿社燕寻常别,渭北江东别更难。
尊欲尽,夜将阑。
明朝马首便长安。
悬知不作人间住,归去春风玉笋班。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通过描绘春天即将结束时的景象,表达了离别之情和深深的思乡之感。 “杨柳梢头月未残。杏花开尽却春寒。”开篇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杨柳梢头的月亮还未消尽,杏花已然凋落,春天的最后几丝暖意也在寒风中悄然离去。诗人通过对月色、花开、春寒等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季节的变换和时光的流逝,同时寓情于景,将自己的离别之情融入其中。 “宾鸿社燕寻常别,渭北江东别更难。”这里诗人又通过象征离别与相思的鸿雁和燕子来进一步表达离别之情。宾鸿,即求偶的雁;社燕,古称“社燕秋来去南国,春向北飞”,这两句表达了离别之痛,分别之苦。“渭北江东别更难”一句,既是对前两句的总结,也是对离别之痛的强化。 “尊欲尽,夜将阑。明朝马首便长安。”这里诗人通过描述酒杯将尽、夜色将阑、马上就要离开故乡长安的场景,进一步强化了离别的伤感。“明朝马首便长安”一句,既是诗人对未来的展望,也是对自己即将离开故乡的不舍和无奈。 “悬知不作人间住,归去春风玉笋班。”最后两句中,诗人通过描绘归去之后的期待和希望,进一步深化了自己的情感。这里“不作人间住”与“归去”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故乡的无奈和决绝;“春风玉笋班”则表达了对故乡的美好回忆和未来的憧憬。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通过描绘春天即将结束时的景象,表达了离别之情和深深的思乡之感。诗中情景交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