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歌词 - 唐,赵徵明

寒日蒿上明,凄凄郭东路。
素车谁家子,丹旐引将去。
原下荆棘丛,丛边有新墓。
人间痛伤别,此是长别处。
旷野多萧条,青松白杨树。
这首诗通过描述作者在郊外墓地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生死离别的悲痛和对生命的思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诗的开头“寒日蒿上明,凄凄郭东路”用极为凄清的气氛奠定了全诗的基调,蒿草在寒日下显得格外分明,荒凉的路旁更增添了凄清的气氛。 2. “素车谁家子,丹旐引将去”两句问得突兀,正是作者伤感处。素车,没有车帷,是丧葬中的便服便车;旐,是指题有死者姓名的丧幡。这一起两句看似平易,实极含蓄,蕴藏的意义颇丰。它暗示读者墓中之人是一位令许多人为之动容的刚逝者。 3. “原下荆棘丛,丛边有新墓”两句对墓地环境进行了描写,一丛荆棘掩盖在一个新坟上,不禁让人更加感伤,通过对比,对生死离别的悲哀更加强烈地表达出来。 4. “人间痛伤别,此是长别处”两句呼应首联“寒日蒿上明”,更为直接地说出了作者对生死离别的深深痛感。 5. 最后“旷野多萧条,青松白杨树”两句用青松与白杨的孤独、冷落来表现作者内心的孤独、悲痛和对生命的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墓地景象和表达作者内心感受,展现了生死离别的悲痛和对生命的思考,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