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旧游·记新楼试酒 -
宋,彭元逊
记新楼试酒,上客回车,初识能歌。
几许怜才意,觉援琴意动,授简情多。
青鸾昼下缥缈,烟雾隔轻罗。
还自有人猜,素巾承汗,微影双蛾。
西陂千树雪,欲绝世乘风,下照沧波。
怪倚春憔悴,扁舟月上,草草相过。
少年翰墨相误,幽恨愧星河。
谁为语伶玄,秋风并冷双燕窠。
这是一首写风尘之感,写失意文人初识动心之女的佳作。在风尘之中,遇到一、二称心合意的女子,往往被她激发出内心感情的潜流,激发出要作诗作文,写出心事,留下感情的痕迹。而诗人刘一止的这首诗,正是这种感情的最好见证。
“记新楼试酒,上客回车,初识能歌。”诗的开头三句是回忆从前在什么场合与歌女的初次相识,诗人以高情远致的笔法,略去了自己在风尘中浮沉的种种经历,只是从一次宴会着笔。当时新楼中摆下美酒佳肴,上客纷纷驾着车回来。在这初逢的歌女善于唱歌(能歌的女子才爱唱歌),尤其容貌俊俏的情境打动了他的心。“几许怜才意,觉援琴意动,授简情多。”是对上次的交会中便对歌女萌生了爱意深有所感。“援琴意动”是用司马相如、卓文君的典故,又由情意的多而联系到初逢情景中:看到她的俊俏模样和善于唱歌的情况而萌生了爱怜之意。由上次见面中相识的情意深如骨髓转入到此次与她重逢而又想继续多见面,以便对她的爱怜更深。“青鸾昼下缥缈,烟雾隔轻罗。”天色已晚,歌女依然美艳缥缈在烟雾般的轻罗翠幕之间。“缥缈”是形容美丽的人或事物,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之句。“轻罗”指轻柔的丝织品制成的罗帐幕帘之类。此两句用“青鸾”借代歌女,通过描写“缥缈”的姿态和“烟雾”般的轻罗翠幕等环境来烘托歌女形象。同时又把她的美妙与环境气氛融为一体。“还自有人猜,素巾承汗,微影双蛾。”写诗人自己揣想女子对自己的印象。他再次想象女子擦汗时揭开翠幕巾纱露出双蛾的美好形象。这女子容光焕发、面带微汗。而“素巾”是洁净素雅,“微影双蛾”更是妩媚动人。这里写女子对诗人的印象也是刻画诗人自己高洁的情操和动人的仪容。“西陂千树雪,欲绝世乘风,下照沧波。”是说城西的池塘里积满了厚厚的雪白的浪花。歌女乘风而歌,歌声响彻云霄;一曲既罢,又象飞雪满空。这两句通过美丽的形象构成一个动人的意境。“怪倚春憔悴,扁舟月上,草草相过。”“相过”是指相遇相知。“扁舟月上”是说自己在月上时乘船经过,“怪”是“惊怪”之意。一个“怪”字表现诗人自己心情不平静、惊讶之意;也表现诗人曾经有幸认识的这位动人女子从此不见了而深感失望之意。“草草相过”进一步说明月上时才偶尔相逢和离别的匆忙,使相思之情更加深沉。
这首诗先从回忆中写出美妙的情景和美好感受;接着描写自己内心的思想感情;最后写与佳人失散后的相思之情。由于感情的真挚、充沛和运用的形象生动鲜明及语言清新自然、雅丽工整,这首诗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深长的启迪。
刘一止这首诗与他的《和张太史西斋惠酒》诗一样都以情辞并美、情景交融而见长。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也很不一般。它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从开头到“微影双蛾”为实写。写作者对一位风尘女子的动人情思;从“谁为语伶玄”到末句为虚写。写作者后来与这位女子分手后的怅然若失之感。这样虚实结合运用使全诗富于变化而不会流于平直。在章法上与律诗的起承转合大体相当,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艺术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