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洛阳城 - 明,程本立

挽裛上天津,伊阙当我前。
连峰左右起,奔走相后先。
古来五岳内,嵩高极中天。
仪刑正四表,襟带流三川。
河山固王室,岂直金城坚。
汉业此中兴,周都竟东迁。
壮游快一览,遗迹悲千年。
颓垣旧谁筑,野蔓栖朝烟。
这首诗以饱含沉重的感情,写出了自古以来国家兴盛和衰亡的规律。从眼前的现实开始,描绘了山河的壮丽,论述了王权的稳固和国家的安定,为汉家王朝的复兴鼓吹。但是,最后的“颓垣旧谁筑,野蔓栖朝烟”,又让人充满了无尽的伤感,诗的主题最后落在了对历史的哀悼和对未来的迷茫上。 首联“挽裛上天津,伊阙当我前。连峰左右起,奔走相后先”,描绘出了山河的壮丽景象。天津,即天津桥,在洛阳城外,是洛阳的重要地标。伊阙,即龙门山,两山对峙,形如门阙。这些壮丽的山川景象,为后文的议论提供了背景和依据。 颔联“古来五岳内,嵩高极中天。仪刑正四表,襟带流三川”,进一步论述了嵩山的重要性和对国家的意义。嵩山位于五岳之中,高耸入云,象征着国家的中坚力量。它像仪刑一样,端正四表,是国家的核心和支柱,它的存在让三川这片土地保持安定。这里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嵩山的地位和作用。 颈联“河山固王室,岂直金城坚”,进一步论述了嵩山对国家的意义。这里用“河山”比喻国土,用“金城”比喻城市的坚固,进一步强调了嵩山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随后,诗的主题开始转向对历史的哀悼和对未来的迷茫。“汉业此中兴,周都竟东迁”,这两句诗表达了对汉家王朝复兴的期待,但是,“遗迹悲千年”一句,又让人看到了历史的沉重和未来的迷茫。 “颓垣旧谁筑,野蔓栖朝烟”,这里用颓垣野蔓来形容过去的遗迹,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岁月的无情。朝烟中的“朝”字也暗示了时间的变化,让人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沉重的感情,描绘了山河的壮丽,论述了王权的稳固和国家的安定,为汉家王朝的复兴鼓吹。但是,最后又以哀悼和迷茫收尾,让人感受到了历史的沉重和未来的迷茫。这首诗的文学价值很高,同时,也让人思考了历史和未来这两个永恒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