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禅寺 - 宋,崔放之

自从白马驮经始,宝地绀园知有几。
今见逍遥岩洞深,啼猿坞接栖禅寺。
嵯峨楼阁东西桥,掬水闻香景趣饶。
讲经云外天花落,卓锡林边暑气消。
尘埃不到松关口,僧老渐随松影瘦。
谁知好事眼能青,借与诗人信宿逗。
山高地僻月空圆,晨钟暮鼓惊龙眠。
看来懒把无生学,长笑一声归钓船。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山中景色的诗,同时也表达了对佛教的敬仰和对僧人的赞美。 首联“自从白马驮经始,宝地绀园知有几。”中,诗人通过引用白马驮经的典故,表达了对佛教的敬仰和对山中寺庙的赞美。绀园是佛寺的别称,诗人问,自从佛教传入中国以来,绀园寺庙的数量究竟有多少呢?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和山中寺庙的深深敬仰。 颔联“今见逍遥岩洞深,啼猿坞接栖禅寺。”中,诗人描绘了山中深处的逍遥岩洞和接连栖禅寺的啼猿坞,表现出山中的宁静和深邃。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通过对山中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佛法的领悟和修行的好处。颈联“嵯峨楼阁东西桥,掬水闻香景趣饶。”中,诗人描述了山中的楼阁、桥梁、清泉等景色,表现出山中景色的优美和妙不可言。同时,这也表达了佛法修行中的因果报应和自性清净的思想。尾联“看来懒把无生学,长笑一声归钓船。”中,诗人表示自己对佛法领悟的深入,不再追求无生的境界,而是选择回归自然,乘船垂钓。这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理解,以及对佛法的敬仰和感激。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美景和佛法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敬仰和对僧人的赞美,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理解。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