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白乐天招 - 唐,韬光

山僧野性好林泉,每向岩阿倚石眠。
不解栽松陪玉勒,惟能引水种金莲。
白云乍可来青嶂,明月难教下碧天。
城市不能飞锡去,恐妨莺啭翠楼前。
这是一首赞美山僧野性的诗。诗人通过对山僧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喜爱。 首句“山僧野性好林泉”直接点明山僧的生活喜好,即喜欢山林泉源,为后文描绘山僧的生活铺垫。 “每向岩阿倚石眠”中的“每”字表明山僧这种好林泉的生活并不是偶尔为之,而是经常如此。而“岩阿倚石眠”则描绘出山僧在山石之间安然入睡的情景,体现出生活的闲适。 “不解栽松陪玉勒”则用对比的手法,将山僧与世俗之人对比。世俗之人会用栽松等行为来彰显自己的地位和权力,而山僧则只会引水种金莲。这表现出山僧的淡泊名利,也反映出他对生活的理解:生活并非物质的富饶,而是精神的满足。 “白云乍可来青嶂,明月难教下碧天”两句诗中,“白云”和“明月”都是自然之景,但山僧却不能像世俗之人那样让它们停留在自己的身边。这再次表明山僧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最后两句“城市不能飞锡去,恐妨莺啭翠楼前”则表现出山僧对城市生活的厌倦,他不能离开山林,以免自己的行动会打扰到翠楼前的莺啼。这不仅描绘出山僧的内心世界,也反映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朴素自然,通过对山僧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喜爱。诗中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却用平淡的语言传达出了深刻的生活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