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金粟寺有作 -
明,张宁
溪深通小艇,山峻露层台。
林叶经霜尽,河冰近午开。
闲云僧出定,旧雨客重来。
扰扰浮生路,经过知几回。
这首诗以诗人的游踪为线索,全篇皆为写实,充分体现了小诗之韵味。全诗紧扣题目,依次描写溪、山、林、河、云、雨及旧游之感,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及人世烦扰的厌倦。
首联写溪山特点,诗人以极简练的笔墨描绘了溪山深邃幽深的特点。溪水深深,故能通艇,山峰高峻,故能见层台。这并不算新奇的发现,却传达出一种生活的真谛:不以物小而轻视之,亦不以山高水深而畏惧退缩,而是积极进取,直接面对。这里“通”“露”二字用得极妙,不但写出了溪深山峻的特点,而且构成全篇明朗开阔的基调。
颔联、颈联则写当前季节时的特点。“林叶经霜尽,河冰近午开”描写了秋末初冬的景色。河冰近午开,是近午时刻初开的河冰。经过一夜霜降,林中树叶全都变得白茫茫的,如飘着一层秋叶;时值冬至前后,寒意正越来越浓了,万物也越加显得萧条稀疏。作者的心也像那近午时分初开的河冰一样平静了。“闲云僧出定,旧雨客重来。”写出闲云僧来时作者仍似僧人在坐禅定境之中;雨虽有润物功能却无奈物是人非。物候是这样、地点是这样,我——此游虽则我的心态也是如此而昔日竟是这样游!形成了富有层次的感情跌落过程,“此间闲事旧年知”(“雨中论往事”)。结尾四字蕴藉隽永深长! 回旋往复的感情律动具有强壮的韵律美,具有感人至深的艺术魅力。
尾联写作者对人生的厌倦情绪。“扰扰浮生路”一句总结了前文所见所感,也隐含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认识:人生本是纷扰不安的尘路上的旅行,不如一芥飘蓬任风吹吹荡荡罢了!
这首诗写景如画,语言平易近人,不刻意追求华美词藻和典故,却自有清远的风致和深厚的内涵。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寓托了自己的爱憎之情。全诗意境清远深邃,富有哲理趣味和艺术魅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人生感悟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山水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烦扰的厌倦情绪。同时,这首诗的语言平易近人,不刻意追求华丽辞藻和典故,却自有清远的风致和深厚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