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堂 - 宋,梁佐

巍巍层阁倚云平,一凭阑干醉魄醒。
霁雨乱山生淡碧,带风寒竹有余青。
孤猨傍石为深磵,幽鸟冲烟入画屏。
却重高僧仙景象,蓬莱不独在沧溟。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高超的笔法,描绘了层阁、雨景、竹林、猿猴、幽鸟等各种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清新的氛围。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高僧仙景象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蓬莱仙境的向往。 首句“巍巍层阁倚云平,一凭阑干醉魄醒。”描绘了层阁高耸,直插云霄的景象,同时又通过“倚云平”这一词语,表达出层阁之高,已经与云相接,达到了极致。而“一凭阑干”则表达了诗人站在层阁之上,凭栏远眺,仿佛可以洗涤心灵,唤醒灵魂的感觉。 “霁雨乱山生淡碧,带风寒竹有余青。”描绘了雨后山色,经过雨水的洗涤,山色变得更加清新明丽,呈现出淡碧的颜色。而“带风寒竹”则描绘了竹林在寒风中摇曳生姿的景象,青翠的颜色中带有几分冷意。 “孤猿傍石为深磵,幽鸟冲烟入画屏。”这两句通过猿啼和幽鸟的叫声,营造出一种宁静、幽深的环境。猿啼的声音如同深磵般深沉,而幽鸟的叫声则如同画屏般美丽。 最后,“却重高僧仙景象,蓬莱不独在沧溟。”表达了诗人对高僧仙景象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蓬莱仙境的向往。在这里,“重”字表达了诗人对高僧仙景象的重视和敬仰之情。而“蓬莱不独在沧溟”则表达了蓬莱仙境不仅仅存在于想象中,也存在于现实中的意思。 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美景和高僧仙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美好的感觉,让人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