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斋夕书 -
明,苏伯衡
幽居得自怡,野性方惬素。
高枕一酣眠,长廊独闲步。
白日谁云长,青山忽已暮。
皓月照前阶,凉风满高树。
偶随孤鹤行,时见疏萤度。
即此有余欢,何况山中去。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人在幽静的环境中自我愉悦的状态。诗中描绘了作者在山间小屋中安然自得的生活,他高枕而眠,在长廊中散步,享受着白日和暮色的交替,以及皓月和凉风的陪伴。
“高枕一酣眠”和“长廊独闲步”展示了作者宁静安逸的生活方式,而“白日谁云长,青山忽已暮”则描绘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享受。这些描写表明作者对山间生活的喜爱和满足。
“皓月照前阶,凉风满高树”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美景,表现出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欣赏。同时,“偶随孤鹤行,时见疏萤度”也表现出作者内心的自由和闲适,他有时会随着孤鹤漫步,偶尔可以看到疏萤飞舞,这些都是他在幽居生活中偶得的乐趣。
最后,“即此有余欢,何况山中去”则表达了作者对山间生活的赞美和他在幽居生活中得到的快乐。这句话意味着,如果他现在都能过得如此快乐,那么他去了山中会得到更多的乐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述作者在山间小屋中的生活,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满足。它是一个充满宁静、自由和快乐的故事,读起来让人感到温馨和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