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王母仙桃 - 宋,邓剡

王母仙桃,亲曾醉、九重春色。
谁信道、鹿衔花去,浪翻鳌阙。
眉锁娇娥山宛转,髻梳堕马云欹侧。
恨风沙、吹透汉宫衣,余香歇。


霓裳散,庭花灭。
昭阳燕,应难说。
想春深铜雀,梦残啼血。
空有琵琶传出塞,更无环佩鸣归月。
又争知、有客夜悲歌,壶敲缺。
这是一首优美的词,描绘了仙桃和王母的神秘,以及对爱情的渴望。让我们逐步分析这首词的特点和主题。 首先,这首词开头的描绘“王母仙桃,亲曾醉、九重春色。”首先给人一种神秘的氛围,仙桃,象征着不朽和长寿,它曾被王母亲口品尝,这就更增加了仙桃的神圣和奇妙。词人用“九重春色”来形容王母居住的地方,显然是借用了古代对天宫的想象和描绘,表现出词人对天宫生活的向往和想象。 “谁信道、鹿衔花去,浪翻鳌阙。”这两句用典巧妙,形象生动。“鹿衔花去”这个典故来自于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其中鹿常被用来象征长生不老,而花则代表着新生和奇迹。词人以鹿衔花去比喻仙桃的来历和传说,寓意神秘和珍贵。“浪翻鳌阙”则表达了对神仙境界的想象和对超自然力量的敬畏。 “眉锁娇娥山宛转,髻梳堕马云欹侧。”这两句描绘了王母的形象,用“眉锁娇娥山宛转”来形容王母的眉目,表现出她的深情和娇羞。“髻梳堕马云欹侧”则描绘了她的发饰,表现出她的优雅和神秘。 “恨风沙、吹透汉宫衣,余香歇。”这两句表达了词人对王母的留恋和惋惜之情。风沙吹透汉宫衣,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美好的消逝,余香歇则表达了王母离开后留下的神秘和美好。 接下来,“霓裳散,庭花灭。昭阳燕,应难说。”这几句表达了词人对仙桃的失落和遗憾。“霓裳散”和“庭花灭”都表达了美好的消逝,“昭阳燕”则暗示了宫廷生活的复杂和无常。 最后,“想春深铜雀,梦残啼血。空有琵琶传出塞,更无环佩鸣归月。”这几句表达了词人对爱情的渴望和对命运的无奈。“春深铜雀”和“梦残啼血”都表达了对爱情的痛苦和无奈,“空有琵琶传出塞”则表达了对远征的无奈和思念,“更无环佩鸣归月”则表达了对归乡的期盼和思念之情。 总体来看,这首词描绘了一个神秘的氛围,表现了对王母仙桃的珍视和对爱情的渴望。同时,它也表现了宫廷生活的复杂和无常,以及对命运的无奈和追求。这首词以其优美的词藻和深刻的思想情感吸引了读者的目光,让人感到无尽的想象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