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堂 -
明,张名由
秋虫响空堂,纤月下幽渚。
鸟惊风外林,花落庭中树。
羁栖兴远怀,城阿隔秋雨。
耿耿良不寐,脉脉以无语。
这是一首富有中国韵味的秋夜诗,通过对秋夜中虫鸣、月落、风起、花落等细节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首句“秋虫响空堂”,直接描绘了秋夜中的虫鸣声,声音空旷,仿佛从堂中回响,给人一种寂静而深沉的感觉。这种声音,仿佛是诗人内心深处无法抑制的思念和孤独的共鸣。
“纤月下幽渚”描绘了月色下的景象,月亮纤细而清幽,如同一位害羞的少女,悄然降落在幽静的水边。这景象让人想起诗人身处异乡,孤身一人,只有月色相伴的情景。
“鸟惊风外林,花落庭中树”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秋夜的风和月色下的景象。风吹动树林,鸟儿惊恐地飞起;庭中的花也随着风落在了地上。这些细节都传达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感觉,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羁栖兴远怀,城阿隔秋雨”这两句诗人在异地他乡的羁旅之苦和远离故土的怀念之情跃然纸上。他在这个陌生的地方暂时栖身,内心深处不禁生起远方的怀想。同时,他又被秋雨隔在城墙上,更加深了他的孤独和无助感。
“耿耿良不寐”描绘了诗人的内心状态。他心中忧虑,无法入睡,眼睛如同两颗发光的珠子,一动不动地盯着黑暗。这种描绘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孤独和焦虑感。
最后,“脉脉以无语”描绘了诗人沉默不语的状态。他的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感,但他选择了沉默,选择了无语。这种无言的表达方式更加突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个深秋之夜的景象,同时也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充满了韵味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