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碧霄澄暮霭 -
宋,周密
碧霄澄暮霭,引琼驾、碾秋光。
看翠阕风高,珠楼夜午,谁捣玄霜。
沧茫。
玉田万顷,趁仙查、咫尺接天潢。
彷佛凌波步影,露浓佩冷衣凉。
明珰。
净洗新妆。
随皓彩、过西厢。
正雾衣香润,云鬟绀湿,私语相将。
鸳鸯。
误惊梦晓,掠芙蓉、度影入银塘。
十二栏干伫立,凤箫怨彻清商。
这是一首描写中秋之夜的优美诗句,从傍晚到夜幕降临,描绘了月华如练、琼宫仙境的美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中秋之夜的赞美之情。
首句“碧霄澄暮霭,引琼驾、碾秋光。”中,“碧霄”指天空,“澄”字形象地描绘出天空的清澈,“琼驾”则用琼楼玉宇的仙驾来比喻月亮,形象生动。“碾秋光”三字则表达了中秋之夜月光明媚、万物如洗的景象。
“看翠阕风高,珠楼夜午,谁捣玄霜。”中,“翠阕”指宫殿,“珠楼”则用珍珠般的楼阁来形容高楼,形象生动。“谁捣玄霜”则表达了作者对月宫中仙人的好奇和疑问。
“沧茫。玉田万顷,趁仙查、咫尺接天潢。”中,“沧茫”二字描绘出广阔无垠的天空,“玉田万顷”则形容月华如练,皎洁明亮。“咫尺接天潢”则表达了作者对月宫中仙境的向往之情。
“明珰。净洗新妆。随皓彩、过西厢。”中,“明珰”指明亮的耳饰,代指仙女,“净洗新妆”则表达了作者对仙女容貌的赞美。“随皓彩、过西厢”则描绘了仙女在月光的照耀下,穿过庭院的美妙景象。
“鸳鸯。误惊梦晓,掠芙蓉、度影入银塘。”中,“鸳鸯”用来比喻月光下,水中的双双飞鸟。“误惊梦晓”则表达了作者对月光下的美丽景象的惊叹之情。“掠芙蓉、度影入银塘”则描绘了芙蓉出水般的美丽景象。
最后“十二栏杆伫立,凤箫怨彻清商。”中,“十二栏杆”代指闺房或庭院,“凤箫”代指月下箫声,“清商”则指清越的商调。整句表达了作者在月下徘徊,听着箫声,思绪万千的情感。
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月华如练、琼宫仙境的向往之情。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