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都转运使王公 -
宋,靖康小雅
建炎绍统,锐於中兴。
乃得贤辅,食薜饮水。
责君尧舜,良哉股肱。
苟用其言,不难丕承。
时相巨蠹,忌妒才能。
群邪翼之,如彼鹯鹰。
公奋不雇,忠勇日增。
瞻之维何,垂天之鹏。
琐琐潜善,陋比蛙蝇。
贤死奸寿,何戒何惩。
这首诗是以南宋初年的历史为背景,通过描写一位忠诚于国家的官员的遭遇,表达了对朝廷腐败和不作为的愤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忠诚、勇敢和才能的赞美。
首先,诗中提到了建炎绍统,锐於中兴。这是对当时国家局势的描述,表达了国家在经历了一场动乱之后,渴望复兴的愿望。接着,诗中描述了一位贤臣的形象,他食薜饮水,责君尧舜,表现出他对国家的忠诚和对君主的期望。这位官员被描述为良哉股肱,这是对他在国家复兴中所起作用的肯定。
然而,诗中也指出了当时朝廷中的问题。时相巨蠹,忌妒才能,群邪翼之,如彼鹯鹰。这是对朝廷内部腐败和不作为的描述,暗示了那些掌权者嫉妒有才能的人,并且用各种手段保护自己的利益。在这样的环境下,忠诚、勇敢和才能无法得到应有的回报。
最后,诗中表达了对忠诚、勇敢和才能的赞美。公奋不雇,忠勇日增,瞻之维何,垂天之鹏。这是对那位官员的赞美,他勇敢地奋发向前,忠于国家,他的形象如同垂天之鹏,高飞在广阔的天空中。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那些默默无闻、默默奉献的人的同情和赞美,他们虽然不如蛙蝇般微不足道,但却同样值得尊重和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背景和人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忠诚、勇敢和才能的赞美和对朝廷腐败和不作为的愤慨。这首诗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通过描绘历史人物和事件,让我们更好地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