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屈指幽期惟恐误 - 宋,赵令畤

屈指幽期惟恐误。
恰到春宵,明月当三五。
红影压墙花密处。
花阴便是桃源路。
不谓兰诚金石固。
敛袂怡声,恣把多才数。
惆怅空回谁共语。
只应化作朝云去。
这首词写的是一位歌妓对一位多情书生的恋恋不舍的依恋之情。词的上片写相聚之喜与惜别之痛,下片写多情书生为佳人离去怅然若失的情感体验。 “屈指幽期惟恐误,恰到春宵,明月当三五”,写相约幽期之久盼与急切。“屈指”表明时间之长,“幽期”表示相会之难。一个“恐”字,表现出佳人担心所盼望的相会时间会拖延下去,误了佳期。因此一到“春宵”,明月当空的三五之夜,便赶紧相会去了。“红影压墙花密处,花阴便是桃源路。”上句写良宵美景,美景难留,佳人惜别,便用“红影压墙”极力描绘相会时的欢情密意。下句妙用“桃源”之典,写出桃林花阴为佳人归去之路的情景。此句虽写惜别时的眷恋之情,但更表现了幽期密约的欢乐。 “不谓兰诚金石固,敛袂怡声,恣把多才数。”写书生对佳人的感激与惜别之情。上句是说:佳人的身体可以“敛袂”,即收起轻盈之态,心却不能敛也。不能敛的只有对多情的书生真切的感情。书生以金石般坚固的“兰诚”,表达对美人的感激之情;以“怡声”即以柔声细语表达对美人的惜别之情。下句即一“恣”字尽情倾诉了多情书生对美人的无限眷恋。 “惆怅空回谁共语,只应化作朝云去。”书生在分别之后,佳人离去惆怅不已,唯有把一怀惆怅深埋心底;惆怅何以为解?唯有寄之于愿如朝云常开不谢的美景以慰美人。“只应”二字蕴含着多少深情与无可奈何! 全词采用代言体,以拟人化手法表现歌舞姬辞别的情景,写佳人之离开幽期密约的对象,曲折表达出其内心的惆怅和寂寞的苦境,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其离别的惆怅之情和对美貌被利用、随流去的叹息与不满。行文婉转多姿、情真意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