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四十字奉寄四明礼师道人 -
宋,释尚能
昔年惭不识,今日羡仍频。
造疏传他域,谈空聚远人。
龛灯孤敌暗,庭柏瘦无春。
渐老思山甚,相逢会有因。
这是一首描写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的诗。下面我将从用字、结构、情感三个方面来赏析这首诗。
1. 用字精妙:诗中“惭不识”表达了作者曾经因为无知或忙碌而错过了许多隐逸生活的美好,“仍频”则强调了这种重复的错过和现在的羡慕。这些词精练而准确,表现出作者的情感起伏。
“造疏传他域,谈空聚远人”一句中,“疏”字表达了作者与世无争的心境,他只关注内心世界,同时也隐喻他生活在远离尘嚣的地方。“谈空”一词,进一步表达了他超脱尘世的思考,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溢于言表。
“龛灯孤敌暗,庭柏瘦无春”两句描绘了一个孤寂却充满生机的环境,这与作者向往隐逸生活的情感形成呼应。其中,“龛灯”象征着精神的指引,“庭柏瘦无春”则暗示着对生命的执着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2. 结构紧凑:这首诗的结构紧凑,情感层层递进。从开始的“惭不识”到“羡仍频”,再到最后的“思山甚”,情感逐渐强烈,表现出作者对隐逸生活的渴望。
3. 情感真挚: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这种情感真挚而强烈。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渴望并非出于逃避现实,而是出于对生命和美好事物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精妙的用字、紧凑的结构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