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浅碧芙蓉 - 宋,刘清夫

浅碧芙蓉,素艳亭亭,前身阿娇。
记湘滨露冷,酥容倍洁,华清水滑,酒晕全消。
瑶剪丰肥,云翻碎萼,白羽鲜明时自摇。
风流处,是古香幽韵,时度鲜飙。


琼枝璧月清标。
对千朵婵娟倾翠瓢。
况水晶台榭,低迷净缘,冰霜词调,隐约轻桡。
细认金房,钟奇孕秀,已觉青衿横素腰。
西风晚,看花开十丈,玉井非遥。
这是一首描绘花的美丽形象的词,赞美了一种清新高雅的品格。词人以其丰富的想象力,用细腻的笔触,刻画出芙蓉的娇艳形象,且以阿娇、瑶池、水晶台榭等典故和词语,使词意更显得高雅而富有文采。 首句“浅碧芙蓉,素艳亭亭,前身阿娇。”即描绘了芙蓉的浅碧色和亭亭玉立之姿,又以阿娇相比,暗示了芙蓉的高洁之性。阿娇是汉武帝刘彻的陈皇后,其名刘嫖。刘彻六岁能诵《论语》及《楚辞》,少而聪慧好学,常欲得丽人而配。当时以黄金百斤聘得阿娇为妇,言“金屋藏娇”之事。词人此处借阿娇之典故,以喻芙蓉之高洁之性。 “记湘滨露冷,酥容倍洁,华清水滑,酒晕全消。”这几句词人以自己的生活记忆,描绘了芙蓉的冷艳娇容和高洁气质。“酥容”本指贵妇人的容貌,这里借指芙蓉的莹洁面容。“酒晕”借指红晕的脸色,这里则借指花的娇颜在酒后因醉而更显媚态。这几句在描写了芙蓉的高洁妩媚之外,也流露出词人对芙蓉的喜爱之情。 “瑶剪丰肥,云翻碎萼,白羽鲜明时自摇。”这几句写词人细观芙蓉,见其花叶之丰腴,见其花瓣之繁复有如剪切而成;见其花枝如云翻动而使萼叶分离;见其白净的羽毛般的在空气中摇曳生姿的真容丽质。这几句写芙蓉不仅形象生动传神,而且词意也极富文采与诗意。 上片既描写了芙蓉的容态的高洁秀美,又寄寓了词人对高雅品格的赞美。下片即进一步铺叙词人对于芙蓉的清标冰骨的描写。“琼枝璧月清标”是说芙蓉如琼枝璧月般清雅标致。“对千朵婵娟倾翠瓢”,写词人对千朵芙蓉的婵娟秀美风姿的欣赏。“婵娟”本形容女子姿容美好,这里用来形容芙蓉,就把芙蓉花的花形花色写得如同美人的体态一样美好。“倾翠瓢”即把花瓣视为小瓢般晶莹翠绿,极言其色之鲜绿可爱。这几句通过描写千朵芙蓉而写到满塘碧绿的荷花。 “况水晶台榭,低迷净缘,冰霜词调,隐约轻桡。”这几句则又从对面来烘托芙蓉的水上美人的形象。“水晶台榭”等处,写出了荷塘周围精美的建筑和高雅的环境,从侧面烘托出荷花的高洁素雅。“低迷净缘”等处则是以水波低迷、莲瓣轻举的姿态来显露出荷花的高洁气质。这几句不仅富有诗意美,而且紧扣上文“清标”“冰骨”,体现了荷花素艳的风神。 最后三句是词人的即兴联想:“细认金房,钟奇孕秀,已觉青衿横素腰。”这几句是说仔细端详那金碧辉煌的花房,感觉到荷花的种种奇妙之处;它孕育着惊人的芳菲,已经看出了它将展示出的绿色丝带般的荷茎。这里即以“青衿”和“素腰”来形容荷花的纤细优美的身姿。这里的比喻用得清新自然,毫无矫饰之嫌。 全词情景交融、诗意盎然;遣词造句得当,无浮词滥语;铺叙手法运用得娴熟自如,把芙蓉描绘得生动鲜活;既富有人文色彩,又充满诗情画意。可谓艺术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