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迢迢嶓冢水 -
宋,王奕
迢迢嶓冢水,直泻到东州。
不拣秦淮吴楚,明月一家楼,何代非聊非相,底事柴桑老子,偏恁不推刘。
半体鹿皮服,千古晋貔貅。
过东鲁,登北固,感春秋。
抵掌嫣然一笑,莫枉少陵愁。
说甚萧锅曹石,古矣苏吟米画,黑白满盘收。
对水注杯酒,为我向东流。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古诗,通过对嶓冢水、秦淮河、鹿皮服、晋貔貅等自然和历史事物的描绘和感慨,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感慨。
首句“迢迢嶓冢水,直泻到东州”,描绘了嶓冢水的源远流长和奔腾不息,象征着历史的悠久和变化。接着,“不拣秦淮吴楚,明月一家楼”,表达了诗人对秦淮河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历史上的文化和人物交流。
“何代非聊非相,底事柴桑老子,偏恁不推刘”,诗人对历史进行了思考,认为无论哪个朝代,都有相似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就像“聊相”一样。而陶渊明不为刘禹锡推辞的事情,也是历史上常见的现象。
“半体鹿皮服,千古晋貔貅”,描述了鹿皮服和晋代军队的形象,象征着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
“过东鲁,登北固,感春秋”,诗人在游历山东和江苏时,感受到了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差异,同时也有了对春秋时期的思考。
“抵掌嫣然一笑,莫枉少陵愁”,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看法,认为人们应该坦然面对现实,不必过分忧愁。
“说甚萧锅曹石,古矣苏吟米画,黑白满盘收”,强调了文化的传承和艺术的价值,认为应该以传统为基础,发扬文化和艺术。
整首诗充满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感慨,语言简练而富有内涵,是一首优秀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