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一首 - 宋,王象祖

皋夔周公佐中古,萧曹房杜兴汉唐。
因时因事修治效,不谈道学亦何妨。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颂皋夔周公辅佐中古,萧曹房杜兴盛汉唐的事迹,表达了因时因事修治效用的思想,认为不谈道学亦无妨于国家治理。 首句“皋夔周公佐中古”,皋夔和周公是古代的两位贤臣,他们辅佐君王,治理国家,中古时期是他们活跃的时期。这句诗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萧曹房杜兴汉唐”一句,指的是萧何、曹参、房玄龄、杜如晦等贤臣在汉唐时期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做出了贡献。这句诗表达了对这些贤臣的赞美之情。 “因时因事修治效”是指要依据时代和事情的不同,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方法,达到治理国家的目标。这句话强调了灵活性和适应性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 “不谈道学亦何妨”则是表达了一种朴素的哲学思想,即认为追求道学并不是治理国家的必需,只要能够因时因事修治效,不耽误国家大事就可以了。这是一种朴素的实用主义思想,也是诗人对于治国理政的理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美皋夔周公、萧曹房杜等历史上的贤臣,强调了因时因事修治效的重要性,表达了一种朴素的实用主义思想。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治国理政的理解,认为治理国家应该注重实际效果,而不是过于追求理论上的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