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翠云遥拥环妃 -
宋,王沂孙
翠云遥拥环妃,夜深按彻霓裳舞。
铅华净洗,涓涓出浴,盈盈解语。
太液荒寒,海山依约,断魂何许。
甚人间、别有冰肌雪艳,娇无奈、频相顾。
三十六陂烟雨。
旧凄凉、向谁堪诉。
如今谩说,仙姿自洁,芳心更苦。
罗袜初停,玉榼还解,早凌波去。
试乘风一叶,重来月底,与修花谱。
这首词是一首咏赞荷花花的词。上片着意描写荷花的外在美,下片则着力展示荷花的内在美。“翠云遥拥环妃,夜深按彻霓裳舞。”借唐玄宗、杨贵妃一个故事,来比喻荷花,结构新颖,构思巧妙。这两句是说:遥望池塘中的荷叶绿云翻滚,荷花仿佛是体态婀娜的杨贵妃,正与伴奏的霓裳羽衣舞演员环肥燕瘦,轻歌曼舞。“霓裳舞”,指荷花仙子在月光下翩翩起舞。“铅华净洗,涓涓出浴,盈盈解语。”这是进一步描写荷花洗尽铅华,明净高洁,有如刚出浴的少女,含情脉脉,含意自若。作者自注“铅华,喻富贵也。”这里借喻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尚品格。
“太液荒寒,海山依约,断魂何许?”由写荷花的“环妃”到荷花的实际功效“藕能止渴”,在中药里有名的藕节、藕粉常用来治血和血热所致的吐血等病。“太液”,汉代皇家置池苑中,这里代指池苑,即荷塘。“海山”又称仙山,如《列子》:渤海之东,“其上有大蓬莱、方丈、瀛州、蓬莱山多仙翁,而群玉焉。”这里借指北方荷花更盛的地方。作者笔下的荷花形象逼真、神韵十足。“甚人间、别有冰肌雪艳,娇无奈、频相顾”,是说天上仙女也比不过荷花凌寒开放的娇艳,荷花柔情绰约、依依不舍地频频回顾。至此作者笔锋一转,“三十六陂烟雨。旧凄凉、向谁堪诉”,化用林逋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既写出了荷花超凡脱俗的外形美,又写出了它神韵高洁的内在美。至此我们不难明白开头的“环妃”和“按彻霓裳舞”的比喻是十分恰当的。
下片“如今谩说,仙姿自洁,芳心更苦。”是说荷花自洁芳香固然可爱,但它的寂寞冷落之感也十分强烈。“芳心”二字概括了莲花的全部精神世界。词人不仅写荷花的形美和神美,更重要的是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和它超凡脱俗的内在气质。正因为如此作者才发出了“罗袜初停,玉筯还解,早凌波去。试乘风一叶,重来月底,与修花谱”的感叹。这三句是说:荷花凋谢早去无踪迹,自己只能借想象乘风而去追随而去,再来与荷花作伴重评花谱。“修花谱”即编修花谱以待将来重游。结句用事。“花谱”指的是庄子梦蝶化仙之事。《庄子》记叙说:“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词人巧妙地将“梦蝶化仙”之事与“乘风一叶”的神仙故事联系起来表达了词人渴望超越、追求自由的理想。
这首词虚实相生、浓淡适宜、语言清丽、境界优美、格调甚高。词人借咏赞荷花了不起的内在美来表达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和崇高的精神境界。词人借物咏怀,以荷自喻,托物言志;这种写作手法虽然古已有之但在北宋末南宋初的文人的诗词中运用得还不多见还是比较新颖的。这种以象征手法表现物我交融、形神一致的美学追求在辛弃疾、陆游等人的诗歌中多有表现如陆游《卜算子·咏梅》也是一首咏赞荷花的佳作全词不着一个“荷”字却处处映照下映照出清丽的荷花形象这种艺术境界确实是卓绝的。此词虽非豪放派的代表作但仍具有清新拔俗之美。读完此词令人一畅襟眉,如登高峰绝顶使人气爽神怡又如曲径通幽引人渐入佳景使人低回不已因此古人评此词谓为佳作确非虚誉。
全词先写荷花的外在美和神采后写内在美最后达到物我交融神韵与一统的境界是咏赞荷花的绝妙好辞令人叹服不已。此词语言清新明快于平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