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汪孝子 -
宋,孟益
刻木为亲古亦稀,汪生天性自无违。
十年奉养如生日,回视丁兰更有辉。
这首诗以丁兰事为比,赞美汪生孝行。汪生是古人的榜样,汪生之孝为今人所不及,汪生孝行令人景仰。
诗的首句“刻木为亲古亦稀”,以丁兰事发端,对下文起引领作用。古人刻木成亲,视为双亲,其事虽古而罕见,然而汪生天性自然无违,奉养父母如事生父母,以孝行辉耀于今世,倒反超越了古人。这两句可视为一种假设,有“倘若如此”的意思,带有议论的成份。倘若汪生不孝,倘若汪生有一星半点的忤逆,纵使他供养有加,文登榜首,他的孝行亦不足称道了。既然孝心具备,诗人的结论便不言自明了:“十年奉养如生日。”意谓汪生十年如一日地孝养父母,无微不至。这两句诗饱含着诗人的赞叹之情。
“回视丁兰更有辉”,一句中,“回视”是回头看的意思。“丁兰”二字一迭用,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声韵效果,使诗句铿锵有力。“辉”即光彩,这里指超越之意。这一句诗意又有所递进,它通过上文两个具体事例的比较得出结论:汪生的孝行在丁兰之上,汪生更超过了古人。在两个具体事例中蕴含着两层对比,并得出递进的认识。这在章法上甚有妙味。
此外,“刻木为亲”等四句构成排比,文意周尽;后二句则结笔有力,可以“警动主旨”,余韵不尽。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在构思上的成功之处和在语言上的功力。全诗四句二十八字,大开大阖,波澜起伏,在有限的诗句中表现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
总之,这首诗是作者在家庭环境中触景生情而即兴吟出的,表现了作者对汪生孝行的赞扬和嘉许。诗的最后是否点出了对汪生的嘉奖和录用呢?没有点破。但我们可以肯定这一点,因为从全诗的语境看,作者吟出这首诗后,主人一定会对汪生表示出满意的神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