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洞户深沈 -
宋,晁端礼
洞户深沈,起来闲绕回廊转。
凤箫声远。
小院杨花满。
旧曲重寻,移遍秦筝雁。
芳心乱。
栏干凭暖。
目向天涯断。
这首词以轻巧空灵的笔法、缠绵悱恻的情致,勾勒出一幅深锁春光的闺阁图。词的主题,是抒发作者对青春难驻、美人迟暮的慨叹。
上片起首两句先写环境的静寂,一“深”一“闲”,渲染了空室寂寥的情景。一个“转”字,活画出女子独坐无聊、庭院徘徊的动作。女主人公在无人之处的深闺里,乘时而起的杨花,轻盈地在空中飞舞。“凤箫声远”二句,用笔亦复闲婉。表面似乎写女主人公四周之环境,但凤箫悠悠远去,杨花漫天飞舞,则暗示了女主人公难耐的孤寂和无法排遣的春愁。
下片由前片的“小院”承转而来。“旧曲”句,显然是对往昔欢聚的追忆。“重寻”二字,正蕴含了对逝去的美好生活的怀念。“秦筝”即秦上的筝。古代弦乐器。筝本五弦,汉代蜀人马融创为十二弦,在汉代从弹拨乐器被广泛运用于宴舞之中。“移遍”即移就,谓演奏到弦乐器之每一根弦。着一“雁”字,令人联想到古人分列筝柱斜列如雁阵的弹筝方法。这种弹法,到明清时早已消失。“秦筝雁”承“旧曲”而移遍,一方面表现了作者青春时代在旧曲中寄托缠绵幽约的情怀,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女主人公此时此地的怅惘情思。
结尾二句“芳心乱,栏干凭暖。目向天涯断”,围绕女主人公操筝沉思的主题,具体展现其芳心迷乱、似梦似幻的心境。凝望这远方天边的归鸿和近处阑干之外渐渐黯淡的天色,表达了她渴望热闹、只身上涯天涯而又归路遥遥的离怀思绪。句中“断”字传神,有强调之妙效,可见其望尽天涯之意。
此词风格清新明快,词中未用一典,但意境幽深委婉,令人玩味不已。在宋词清空一格的基础上,增添了语言的质感和音乐的美感。虽然不能就此说它是完全意义上的写实之作,但它对现实的批判和作者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有其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