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壁水溶溶漾碧漪 - 宋,晁端礼

壁水溶溶漾碧漪。
桥门清晓驻鸾旗。
三千儒服鸳兼鹭,十万犀兵虎与貔。
春服就,舞雩归。
四方争颂育莪诗。
熙丰教养今成效,已见夔龙集凤池。
这是一首描绘朝堂景象的诗,具体来说,是一首北宋朝廷盛景的诗。通过对壁水、桥门、儒生、犀兵等朝堂重要元素的描绘,表现出熙丰年间的教育培养成果,并表达了对这一时期朝廷中人才济济的赞美之情。 首句“壁水溶溶漾碧漪”中,“壁水”象征着朝堂的权威和庄重,“溶溶”则描绘出水的宽广和流动的姿态,而“碧漪”则给人以清新的感觉,为整首诗定下了一个积极、向上的基调。 “桥门清晓驻鸾旗”一句,描绘了朝堂的大门——桥门,以及鸾鸟旗在清晨的朝堂中飘扬的景象,进一步表现出朝堂的庄严和肃穆。 接下来的“三千儒服鸳兼鹭,十万犀兵虎与貔”两句,是对朝堂上儒生和士兵的描绘。三千儒生,象征着文化的繁荣和人才的培养,他们像鸳鸟和白鹭一样,整齐有序;而十万士兵,象征着国家的强大和稳定,他们如同虎和貔一样,勇猛果敢。这两句诗形象地表现了熙丰年间教育培养出的优秀人才和强大的军队。 “春服就,舞雩归”两句,描绘了春日朝堂上的人们换上新春的衣服,在舞雩的归途中欢快的气氛。这表现出朝堂上的人们在熙丰年间的生活和谐、幸福。 最后两句“熙丰教养今成效,已见夔龙集凤池”是对熙丰年间教育培养出的成果的赞扬。夔龙是古代传说中的贤臣,他们聚集在凤池中,象征着朝廷中人才济济。这两句诗表达了对熙丰年间教育培养出的夔龙之才的赞美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壁水、桥门、儒生、犀兵等元素的描绘,表现出熙丰年间的朝堂景象,并表达了对这一时期教育培养出的优秀人才和强大国家的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宫廷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