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考亭先师之讣时党禁方严 -
宋,程永奇
忽闻摧岱岳,吾党更何依。
敛枕看炊黍,登楼送落晖。
祥麟伤史笔,山鸟怪儒衣。
此道终难绝,他年有是非。
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象征、对比、细节描写、融情于景等多种表达手法,通过对山崩地裂的惊险场景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于国家危难和自身命运的深深忧虑。
首联“忽闻摧岱岳,吾党更何依”,诗人用“忽闻”二字直接表达了震惊和忧虑,暗示了事情的严重性。而“摧岱岳”则形象地描绘了山崩地裂的惊险场景,使人感受到作者的紧张和担忧。这一句象征着国家危机的严重性,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自身命运的忧虑。
颔联“敛枕看炊黍,登楼送落晖”,诗人通过细节描写,进一步表现了作者的忧虑和不安。他“敛枕看炊黍”,表现出对国家危机的深深关切,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于自身命运的担忧。他“登楼送落晖”,则表达了他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忧虑。
颈联“祥麟伤史笔,山鸟怪儒衣”,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将历史上的祥瑞麒麟和现实中的史笔伤痕进行对比,表现了作者对于国家危机的痛心疾首。同时,他也通过“山鸟怪儒衣”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百姓对于国家危机的疑惑和不解。
尾联“此道终难绝,他年有是非”,诗人通过总结全诗的主题,表达了对国家危机的深深忧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他认为“此道终难绝”,即国家危机难以解决,这表达了作者的悲观情绪。而“他年有是非”则表达了他对于未来的不确定和担忧。
总之,这首诗通过象征、对比、细节描写、融情于景等多种表达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山崩地裂的惊险场景,表现了作者对于国家危机的深深忧虑和对自身命运的担忧。这首诗具有深刻的主题和生动的描写,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