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上辞归罗豫章先生 - 宋,李侗

学首求师久剑潭,岂缘枯朽预儒涵。
致知事业同归理,克己工夫判立谈。
未借老商颜笑一,已偕韩氏俗重三。
过庭若问论诗礼,应问从谁学指南。
这首诗是赞美一位求学于剑潭的老师,表达了对这位老师的敬仰之情。 首句“学首求师久剑潭”,诗人以“学首”比喻求学者的地位,表达了求学者的尊崇和重视。而“剑潭”则是这位老师的所在地,暗示了这位老师在学术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岂缘枯朽预儒涵”,诗人用“枯朽”来形容求学者的无知和无知,表达了对老师的敬仰之情。而“预儒涵”则表达了求学者希望通过老师的教诲,能够获得知识和智慧,成为有学问的人。 “致知事业同归理,克己工夫判立谈”,这两句诗表达了求学者对知识的渴望和对道德修养的追求。诗人用“致知”和“克己”来表达求学者对学问和道德的追求,而“同归理”和“判立谈”则表达了求学者希望通过老师的教诲,能够达到理性和道德的境界。 “未借老商颜笑一,已偕韩氏俗重三”,诗人用“老商颜笑一”和“韩氏俗重三”来比喻老师的教学风格和影响力。诗人希望通过老师的教诲,能够获得知识和智慧,成为有学问的人,同时也能够获得老师的影响力和认可。 最后一句“过庭若问论诗礼,应问从谁学指南”,诗人以“指南”比喻老师的指导方向和指引,表达了对老师的敬仰之情。诗人希望通过老师的指导,能够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道德修养,成为一位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求学者的敬仰之情和对老师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知识和道德的追求和向往。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