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二月二日游江会宝历寺 -
宋,
昔年张复之,来乘寇乱馀。
三春虽宴赏,四野忧艰虞。
遂移踏青会,登舟恣游娱。
戒备渐解弛,人情悉安舒。
垂兹五十年,材哲不敢逾。
愚来再更朔,遽及仲春初。
彩舵列城隈,画船满江隅,轻桡下奔濑,从舆临精庐。
因思贤守事,所作民乃孚。
这首诗是作者对张复之昔年乘乱宴赏、忧虞四野,而今踏青会登舟恣游、垂五十年材哲不敢逾;愚来再更朔,民始孚贤守的事迹的赞美诗。作者以高超的艺术手法,叙述了这一故事,其中前四句运用对比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张复之的赞美之情。
这首诗首先描写了张复之昔年乘乱宴赏、忧虞四野的情景,然后通过“遂移踏青会,登舟恣游娱”的描写,展现了张复之的豁达和乐观精神。接着,作者又通过“戒备渐解弛,人情悉安舒”的描写,表达了张复之在治理地方上的成功之处。最后,作者通过“垂兹五十年,材哲不敢逾;愚来再更朔,民始孚贤守”的描写,表达了对张复之的敬仰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流畅,情感真挚、深沉,是一首优秀的赞美诗。同时,也通过作者的艺术手法和描述,让读者深刻了解了张复之的优秀事迹和高尚品德。因此,这首诗也成为了当时和后世传颂的佳作之一。
此外,诗中的“乘寇乱馀”、“材哲不敢逾”、“愚来再更朔”等词汇,也富有诗意的形象性,能够让读者感受到张复之的处境和性格特点。同时,“彩舵”、“画船”、“轻桡”等词语,也展示了江上的美景和诗人的情感世界。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和艺术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