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道士张明真 - 宋,田况

澹静姿仪简旷纵,结庵深对大茅峰。
坐忘世故愁应少,道断人情语亦慷。
万里信音凭鹤到,一厨烟火倩猿供。
岁时归侍虚皇驾,七色霞衣九色龙。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道教修行场所和修行生活的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道教信仰的虔诚和向往。 首联“澹静姿仪简旷纵,结庵深对大茅峰。”描述了修行场所的环境和位置。“澹静”暗示了修行者的心境,“简旷纵”则描绘了场所的宽广和自由。而“结庵深对大茅峰”则明确指出了这个场所是大茅峰下的一个庵堂,环境幽深,与道教崇尚自然、追求清静的理念相吻合。 颔联“坐忘世故愁应少,道断人情语亦慷。”进一步描述了修行者的内心状态和修行的成果。“坐忘”是道教的一种修行方法,通过冥想和静坐,使修行者忘却世间的烦恼和忧愁。这里暗示了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已经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世间的烦恼和忧愁已经很少了。“道断”则表示修行者已经完全断绝了人世间的欲望和情感,无论是说话还是行为,都已经没有了世俗的牵挂和欲望。 颈联“万里信音凭鹤到,一厨烟火倩猿供。”描述了修行者的生活状态和与外界的交流。“信音”指的是与道教仙人的通信和信息,这里暗示了修行者已经达到了与仙界沟通的境界。“鹤到”则表示修行者已经放下了对物质的执着,能够随心所欲地与仙人交流。“烟火倩猿供”则表示修行者已经放下了对生活的执着,让猿猴代为提供饮食烟火等日常生活所需。 尾联“岁时归侍虚皇驾,七色霞衣九色龙。”表达了诗人对道教的信仰和对未来的期待。“岁时”指的是时间,“归侍”表示诗人愿意追随道教的信仰,“虚皇”是道教的最高神祇,“驾”指的是仙界。这里表达了诗人愿意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侍奉虚皇,进入仙界。而“七色霞衣九色龙”则象征着仙界的美丽和神秘,表达了诗人对仙界的向往和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道教修行场所、修行生活、与外界的交流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表达了诗人对道教的虔诚和向往。同时,诗中也体现了道教追求自然、清静、无为的理念,以及与天地合一、进入仙界的信仰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