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九日太慈寺蚕市 -
宋,田况
高阁长廊门四开,新晴市井绝纤埃。
老农肯信尤民意,又见笙歌入寺来。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一个雨后新晴的市井景象,并借此表达诗人对当地百姓生活状态的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首句“高阁长廊门四开”,描绘出一座高耸的阁楼,长廊四开,门户敞开。这种描绘方式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宏伟壮观的画面,为后文的主题铺垫基础。
“新晴市井绝纤埃”,新晴过后,市井之中纤细的尘埃消失无踪,描绘出雨后清新的氛围。
“老农肯信尤民意”,诗人通过描述老农愿意相信百姓的心声,强调了当地百姓在民意方面的地位和力量。这里的“尤民意”并非单纯指百姓的要求,更强调的是民心所向,是对公正、公平、合理的期盼。
“又见笙歌入寺来”,此处借用佛教寺庙的笙歌进入市井的情景,寓意繁荣的城市景象与寺庙的冷清形成鲜明的对比。然而,“又见”二字揭示了这种对比并非偶然,而是社会现实的一部分。这既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也是对百姓生活状态的关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雨后新晴的市井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当地百姓生活状态的关注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诗人通过老农、百姓等平民视角,强调了民意的重要性,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现实的冷暖对比。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