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香·西风满目 - 宋,施翠岩

西凤满目。
渐院落悄清,愁近银烛。
多少虫书堕翠,又随波縠。
姮娥半露扶疏影,向虚檐、似知幽独。
浦鸿声断,枝乌漏永,芳梦难续。


记旧日、离亭细嘱。
早归趁香边,频泛酝酝。
谁遣而今,对景黛娥双蹙。
玉鞭但共秋光远,漫空怜、如许金粟。
露零襟冷,萧萧更兼,数竿修竹。
这首词的主题是秋夜的感怀。首先,让我们从词的开头开始分析。 “西风满目。渐院落悄清,愁近银烛。”这句词描绘了秋夜的景象,西风满目,院落悄清,银烛在夜色中显得更加明亮。这里的“西风”既象征秋天的到来,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和忧愁。 “多少虫书堕翠,又随波縠。”这两句通过描绘秋虫的声音和波纹的流动,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寂静和清凉。而“虫书堕翠”这个比喻则将秋虫的鸣叫比作落下的翠绿的书籍,形象生动。 “姮娥半露扶疏影,向虚檐、似知幽独。”这句词通过描绘月宫里的嫦娥半露身影,来表达词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嫦娥的影子向虚檐伸展,仿佛能理解词人的孤独之感。 接下来的句子“浦鸿声断,枝乌漏永,芳梦难续”则进一步描述了夜深人静的场景,鸿声断绝,乌啼漏永,这些都是秋夜的典型声音,同时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芳梦难续”则暗示了词人深深的忧虑和无法入睡。 “记旧日、离亭细嘱。早归趁香边,频泛酝酝。”这句词回忆了过去的时光,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词人记得在过去的离别时刻,有人曾细心嘱咐他早点回来,于是他频频饮酒,希望能借此忘却离愁。 “谁遣而今,对景黛娥双蹙。”这里的“谁遣”表示自己不愿意现在的情况发生,但却无法改变。而“对景黛娥双蹙”则借对月抒怀,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玉鞭但共秋光远,漫空怜、如许金粟。”这里的“玉鞭”象征着远行的路,“漫空怜”表达了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金粟”则象征着丰收和富饶,但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整首词以秋夜为背景,通过描绘寂静的场景和声音,以及生动的比喻和象征,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忧虑和思念之情。词中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助,但整体上给人一种深深的哀愁和感怀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