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情 - 明,吴鼎芳

残山如黛月痕斜,子夜青鞋踏浅沙。
十里红桥东畔路,梅花多处是君家。
这首诗《残山如黛月痕斜》展现出一种静谧而美丽的景色,诗人似乎在描绘一幅水墨画,同时又寄托了一种深深的情感。 首句“残山如黛月痕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静谧而凄美的画面。残山如黛,描绘了山的残缺之美,给人一种苍凉而又壮美的感觉。月痕斜,则暗示着月亮已经落下,新的一天即将开始,给人一种时光流转的感觉。这一句奠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充满了寂寥和孤寂。 “子夜青鞋踏浅沙”这句诗,通过“子夜”和“青鞋”这两个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和静谧的氛围。“子夜”意味着深夜,人们都已经进入梦乡,而诗人却在深夜独自漫步,这是一种强烈的对比,突出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青鞋踏浅沙”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行动,他穿着青色的鞋子,走在浅浅的沙地上,更加突出了他的孤独和寂寥。 “十里红桥东畔路,梅花多处是君家。”这两句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一句描绘了一座十里红桥,桥畔梅花盛开,景象十分美丽。但这样的美景并不能给诗人带来安慰,因为他所要寻找的是他的家人。这里的“君家”并不是真正的家,而是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寄托,他希望能够找到一个能够理解他、陪伴他的人。因此,尽管十里红桥美丽如画,但诗人却只关注那些梅花盛开的地方,因为他相信这些地方可能藏着他所寻找的人。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凄美而静谧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同时也寄托了他对理解和陪伴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