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江水自石纽 - 宋,魏了翁

席次韵

江水自石纽,灌口怒腾辉。
便如黑水北出,迤逦到三危。
百尺长虹夭矫,两岸苍龙偃蹇,翠碧互因依。
古树百夫长,修竹万竿旗。


画堂开,风与月,巧相随。
史君领客行乐,旌纛立披披。
慨想二江遗迹,更起三闾忠愤,此日最为宜。
推本美功意,禹甸六章诗。
这首诗《席次韵》是一首对自然风景的描绘和赞美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江水的壮美景象生动地展现出来,同时又融入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首先,诗人通过对江水的描绘,展现出其雄浑壮美的景象。江水从石纽灌口奔腾而来,犹如黑水北出,迤逦到三危,气势磅礴。诗人用“百尺长虹夭矫”来形容江水的壮美,形象生动,令人仿佛看到江水在奔腾中形成的壮观的彩虹。同时,诗人又用“两岸苍龙偃蹇”来形容两岸的山势,仿佛江水在两岸的衬托下,如同苍龙偃蹇,气势非凡。 在描绘江水的同时,诗人也融入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他通过“古树百夫长,修竹万竿旗”等句,将江边的自然景色与历史人物相结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文化气息。诗人巧妙地联想到了二江的遗迹,更激发了三闾忠愤的情感,使得整首诗的情感色彩更加浓厚。 最后,诗人通过“推本美功意,禹甸六章诗”表达了对大禹治水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大禹治水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个重要故事,禹甸是禹治水的地域,六章诗则是大禹治水的赞歌。诗人通过赞美大禹治水的功绩,表达了对古代先贤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强调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江水的描绘和赞美,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同时也融入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同时,诗人通过对大禹治水的赞美和敬仰之情,也表达了对古代先贤的敬仰之情和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