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峰亭各赋一物得寒溪草 - 唐,苏寓

幂历溪边草,游人不厌看。
馀芳幽处老,深色望中寒。
幸得陪情兴,青青赏未阑。
这是一首非常美丽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欣赏后的欣喜之情。下面我将从诗的意境、情感、技巧和韵味等方面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首句“幂历溪边草,游人不厌看。”表达了诗人对溪边草的欣赏之情。幂历一词,表明了诗人漫步在溪边,细心观察每一株草的生长情况,让人感受到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欣赏。而“游人不厌看”则更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叹,认为这些草值得人们一直欣赏下去,看个不停。 次句“馀芳幽处老,深色望中寒。”描述了草的成长环境和颜色。“馀芳幽处”说明这些草生长在幽静的地方,这更突显了它们顽强的生命力。“深色望中寒”则描述了它们的颜色深沉,即使在寒冷的天气里,也显得非常美丽。这一句中的色彩描绘,既展现了诗人的细腻观察,也展示了草的自然美。 第三句“幸得陪情兴,青青赏未阑。”表达了诗人因为能够欣赏这些美丽的草而感到非常欣喜。“幸得”一词表明了诗人对这些草的欣赏之情非常珍贵。“情兴”是指自己的情感和兴趣,在这里指的是对自然美的欣赏。这句话表明,即使有别的事情要做,诗人也不会忘记对这些草的欣赏和赞美。这种欣赏和赞美并没有结束,这充分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最后,这首诗通过运用生动形象和富有情感的语言,展现了自然之美和诗人的审美情趣。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观察和描绘非常细致入微,这不仅表现了他的艺术天赋,也体现了他的文化修养。此外,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也非常真挚和深厚,这也反映了他对生活和人性的深刻理解。 总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诗人的审美情趣。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唤起了读者对自然之美的共鸣和赞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