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大慧和尚 - 宋,释宗元

世尊去世,二千余年,到此尊慈,恰五十代。
渠以壁上安灯盏,雨前置酒台。
闷来打三碗,何处得愁来。
颂清净行者不入涅盘,破戒比丘不堕地狱,佛法兴衰可见也。
这首诗的主题是佛教的传承和发展。诗中描述了世尊去世后,佛法传承经历了五百年,恰逢五十代,这是佛教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作者通过壁灯和酒台等意象,表达了佛教修行者的清净和破戒的观念,同时也揭示了佛法兴衰的变迁。 首先,诗中提到了世尊去世,这是佛教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世尊是佛教的创始人,他的去世意味着佛教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新的领袖和修行者来继承和发扬。 其次,诗中描述了五十代佛法的传承,这是佛教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数字。在佛教中,五代是指五个时代,每个时代都有一位佛主宰。在这个过程中,佛教不断发展和演变,既有传承也有创新。作者通过这个数字,暗示了佛教传承的历史跨度之长,也表明了佛教发展的曲折历程。 再次,诗中提到壁上安灯盏和雨置酒台,这两个意象分别象征着佛法的照亮和传递。壁灯代表佛法的光芒,照亮人们的心灵世界;酒台则代表佛教修行者的交流和传递,佛法在不同的时代和地域得以传播和传承。 最后,诗中表达了修行者的清净和破戒观念。清净是指修行者保持内心的纯净和清净,不受外界的干扰和诱惑;破戒则是指修行者打破戒律,以自己的方式理解和实践佛法。作者通过打三碗等动作,暗示了修行者对佛法的理解和实践方式是多样的,佛法的本质是包容和开放。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佛教传承的历史和修行者的观念,表达了对佛法的敬仰和对佛教兴衰的关注。同时,也强调了佛法的包容和开放的本质,体现了作者对佛教的深刻理解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