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雪后 -
唐,喻坦之
碧落云收尽,天涯雪霁时。
草开当井地,树折带巢枝。
野渡滋寒麦,高泉涨禁池。
遥分丹阙出,迥对上林宜。
宿片攀檐取,凝花就砌窥。
气凌禽翅束,冻入马蹄危。
北想连沙漠,南思极海涯。
冷光兼素彩,向暮朔风吹。
这首诗的标题是《雪霁》,是一首对雪后景象的生动描绘。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雪后的世界有着深深的热爱和赞美。
首先,诗的首联“碧落云收尽,天涯雪霁时”,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雪后天空的景象。云收尽,碧落如洗,天地间一片澄明。而“天涯”一词,更增添了广阔无垠的意境,仿佛整个世界都被白雪覆盖,一望无际。
颔联“草开当井地,树折带巢枝”,进一步描绘了雪后的世界。草地因为积雪而显得分外厚实,仿佛井口一般。树枝上挂着雪片,有的已经融化,有的还保持着晶莹的冰凌。这些细节描绘,使得画面更加生动真实。
颈联“野渡滋寒麦,高泉涨禁池”,笔触转向了野外和近处的景象。野外的渡口,因为积雪而显得格外寒冷,麦苗在雪中显得更加娇嫩。高处的泉水因为积雪而上涨,形成一片晶莹的池水。这些细节描绘,使得画面更加丰富多样。
接下来的两联,“遥分丹阙出,迥对上林宜。”和“宿片攀檐取,凝花就砌窥。”继续描绘了远处的宫殿和眼前的景象。远处的宫殿在雪后显得更加雄伟壮丽,近处的雪花落在屋檐上,晶莹剔透。这些描绘都充满了诗人的赞美之情。
最后,“气凌禽翅束,冻入马蹄危。”这两句描绘了雪后的寒冷气氛,无论是飞翔的鸟类还是马匹,都感受到了寒冷的威胁。这种描绘使得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雪后的严寒。
整首诗通过对雪后景象的生动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如对人生、自然、宇宙等问题的思考和探索。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