憩山中古寺 -
明,顾禄
行春过远村,鞍马憩山门。
画壁神仪古,镌厓佛像尊。
鼠翻残瓦坠,龙出小池浑。
亦欲询兴废,苔碑字半昏。
这首诗通过对“行春过远村,鞍马憩山门”这一过程的描绘,以及对其周边环境的生动刻画,表现出诗人的兴致、感受、精神面貌和对环境的体认,也隐含了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的关切。
首先,诗人的“行春过远村”体现出他积极向上、好学不倦的精神状态。他不仅前往远处的村庄,还亲自骑马到达山门,展现了他对知识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这样的行为体现了他的勇气和决心,也展示了他的谦逊和尊重。
其次,诗人对山门周围的景象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壁画的神韵古朴,佛像镌刻在崖壁上,这体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他对这些古老的艺术品充满了好奇心,试图从苔藓斑驳的碑文上了解它们的历史兴衰,表现出他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文化传承的关注。
再次,诗人在描绘山门环境时,也寓含了对现实状况的关切。他关注着破落的墙壁上老鼠翻滚的痕迹,注意着龙出小池的场景中微妙的矛盾之处,这表现出诗人对环境和自然的敏锐洞察力。他的眼中不仅仅有艺术的美,还有生活的实感,使得这首诗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出诗人对自然、历史和文化的热爱和敬仰,同时也体现出他对现实生活的关切和反思。通过对环境的生动描绘和对历史的回顾,这首诗不仅表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审美情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一种普遍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