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县楼 - 宋,郑伯熊

飞甍郁峥嵘,万井交错综。
俯仰各有则,静以御群动。
平时心匠微,斤斧袖不用。
少施见其余,规画已惊众。
姬公昔营洛,道德作梁栋。
东家有余材,凤衰无复梦。
帝方议明堂,行矣与君共。
这首诗的主题是建筑和艺术。诗人通过描绘建筑的壮丽和精巧,表达了对古代建筑智慧的赞美和对现代建筑师技艺的钦佩。 首先,诗人描述了屋顶的飞檐,它们高高耸立,郁郁葱葱,如同起伏的山峰。这种描绘给人一种雄伟而壮观的印象,让人感受到建筑的威严和力量。接着,诗人又描述了城市中的房屋交错纵横,仿佛一幅复杂的网络图,这又给人一种繁复而有序的感觉。 在建筑的设计和构造上,诗人强调了“静以御群动”的原则。他认为,建筑应该以静谧和和谐来驾驭周围的环境和人群的活动,而不是喧闹和混乱。这种原则体现了古代建筑哲学中的和谐与平衡,强调了建筑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关系。 诗人还提到了古代的建筑大师姬公,他曾经在洛阳修建了宏伟的宫殿和庙宇,这些建筑成为了道德的象征和国家的支柱。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古代建筑智慧的敬仰和对现代建筑师技艺的赞扬。 最后,诗人展望未来,认为皇帝将会修建明堂,这将是与君共同完成的伟大工程。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君主的敬意,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建筑事业的热爱和执着。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建筑和艺术的诗歌,它通过描绘建筑的壮丽和精巧,表达了对古代建筑智慧的敬仰和对现代建筑师技艺的赞扬。同时,它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君主的敬意,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