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得哉字) - 唐,高瑾

暮春元巳,春服初裁。
童冠八九,于洛之隈。
河堤草变,巩树花开。
逸人谈发,仙御舟来。
间关黄鸟,瀺灂丹腮。
乐饮命席,优哉悠哉。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通过描述暮春元巳时节的景色和活动,展现了一种宁静、悠闲的氛围。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赏析: 首句“暮春元巳,春服初裁。”点明了时间、节令,正是暮春元巳时节,春天的第三个月,意味着春天已经接近尾声,但仍然留给我们最后的美丽。此时,春装刚刚准备妥当,人们开始穿上轻便的衣服,准备享受春天的最后时光。 “童冠八九,于洛之隈。”描绘了一幅欢聚的画面,八九个年轻人,在洛阳的郊外欢聚。这里用“童冠”来形容年轻人的数量之多,用“于洛之隈”来指出聚会的地方。这种场景既表现了青春的活力,也表现了友情的美好。 “河堤草变,巩树花开。”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河堤上的草绿了,巩树的花开了。这里用“变”和“开”两个动词,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变化和美丽。同时,“河堤”和“巩树”也为读者提供了具体的地点和景物,使画面更加丰富。 “逸人谈发,仙御舟来。”这里的“逸人”指的是隐士,他们在此谈论着世事,而“仙御”则是指神仙般的驾船者,他们驾船而来。这种描绘表现了这里环境的清幽和隐逸的气息。 “间关黄鸟,瀺灂丹腮。”黄鸟在树林间啼鸣,红红的腮帮子在花丛中若隐若现。这是对具体景物的描绘,将春天的生机和美丽表现得淋漓尽致。 “乐饮命席,优哉悠哉。”最后两句总结了全诗的主旨,人们在春日里欢乐地饮酒作乐,享受着悠闲的生活。这种生活态度既表现了春天的美好,也表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将暮春元巳时节的景色和活动表现得淋漓尽致。它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美丽,也展现了人们生活的悠闲和美好。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诗篇,值得一读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