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陈子尚录事 - 明,胡翰

东瓯有一士,周游吴楚间。
一岁一归养,四十来作官。
人生贵得意,寄书忽长叹。
芳兰委蔓草,霜露复摧残。
寸心欲焉托,相望隔山川。
出门道路修,起伏千万端。
直性不得遂,此道自古然。
寄书当路者,下流良独难。
这首诗通过一位东瓯士子周游吴楚的经历,展现了其仕途坎坷、郁郁不得志的境况。 首先,诗中描述了这位士子一年一度回家养家,四十岁才做了官,反映了他的生活艰难,仕途不顺。接着,诗人通过芳兰委蔓草、霜露复摧残的比喻,表达了士子在官场和人生道路上的挫折和苦闷。寸心欲焉托,相望隔山川,表达了士子内心渴望和亲人团聚,却因路途遥远而无法相见的思念和无奈。 出门道路修,起伏千万端,描述了士子在外漂泊的生活状态,面临各种不确定和挑战。直性不得遂,此道自古然,则表达了士子正直的性格和理想抱负,但在官场和现实面前难以实现。 最后,诗人寄书当路者,下流良独难,一方面是对当权者的劝诫,另一方面也是对士子遭遇的同情和感慨。 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通过对士子生活的描绘和感叹,表达了对士子遭遇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无奈。诗中描绘的士子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