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宿宝石精舍 - 明,胡翰

出郭随稚子,薄暮投山扉。
叶落故园树,危柯风更悲。
劳生各已息,不知夜何其。
上人池阁中,灯火深相依。
盈樽岂无酒,多病久不持。
啖我园中果,饱我以豆糜。
出户见明月,踏月褰裳衣。
悠悠故意长,落落新知稀。
冉冉岁云暮,百尔慎所归。
这是一首投宿山寺的诗,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的漂泊感和对归途的担忧,以及对于主人热情招待的感激之情。 首联“出郭随稚子,薄暮投山扉”,描写了诗人带着稚子,来到山寺的情景。这里透露出诗人的孤独和漂泊感,他需要随稚子一同出门,不能像其他人一样自由行动,体现了他的异乡之感。而“薄暮投山扉”则暗示了诗人对于归途的担忧和不确定,因为他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是否安全,是否能够顺利到达。 颔联“叶落故园树,危柯风更悲”,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和孤独感。这里的“叶落”和“危柯”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让人不禁想起家乡的种种往事。而“更悲”一词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他需要借助外力来缓解内心的痛苦。 颈联“劳生各已息,不知夜何其”,诗人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这里的“劳生”指的是辛苦奔波的一生,而“各已息”则暗示了诗人对于人生的疲惫和无奈。而“不知夜何其”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的迷茫和不确定,他不知道夜晚何时过去,不知道明天是否能够顺利到达目的地。 尾联“上人池阁中,灯火深相依”,诗人在山寺中受到了主人的热情招待,感受到了温暖和关爱。这里的“上人”指的是僧人,“池阁”则是山寺中的美景,“灯火深相依”则表达了主人对诗人的深情厚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感慨,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和漂泊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归途的担忧和对主人热情招待的感激之情。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沉,让人感受到了他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