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古 - 明,陈缉

投棰渡江江水空,朝驰淮海暮吴中。
江东壮士轻王猛,吴下诸公失吕蒙。
山鬼有灵啼夜月,野花无主怨东风。
尽将骸骨填沟壑,谁在云台第一功。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它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英雄的命运和时代的变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先,诗的开头“投棰渡江江水空”,描绘了诗人投棰渡江的情景,显示出一种空旷、凄凉的氛围,暗示着诗人的内心也如同江水一样空荡荡的。接下来,“朝驰淮海暮吴中”一句,诗人通过对比淮海和吴中两个地方,暗示出自己飘零无依的生活状态和无法实现理想抱负的痛苦心情。 接下来,诗中通过“江东壮士轻王猛,吴下诸公失吕蒙”两句,描绘了英雄的命运和时代的变迁。这里,“江东壮士轻王猛”指的是江东的英雄们轻视王猛这样的政治家,暗示出当时政治环境的险恶和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哀。“吴下诸公失吕蒙”则描绘出吕蒙这样的将领失去了诸公的支持,也揭示出军中离心离德的现实。这两句深刻地揭示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社会现实,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随后,“山鬼有灵啼夜月,野花无主怨东风”两句,进一步拓展了诗歌的意境,赋予了诗歌更多的情感色彩。山鬼啼夜月,野花怨东风,一方面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象,另一方面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悲愤。在这里,诗人借自然界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时代的不满和对英雄命运的同情。 最后,“尽将骸骨填沟壑,谁在云台第一功”两句,是诗人对英雄命运的总结和反思。诗人通过将英雄们的命运与自己的命运进行对比,表达了自己对时代的不满和对英雄的同情。在这里,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自己无法为国家做出贡献的遗憾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英雄命运的描绘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时代的不满和对英雄的同情。同时,这首诗也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人文关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