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丹井 -
宋,胡融
荒巅有野井,古意豁冥搜。
藓石已摧剥,云萝閟清幽。
忆昔抱朴翁,炼液栖高丘。
朝饮井中泉,暮濯井下流。
丹成已蝉蜕,岩花几春秋。
但见虎豹蹏,印迹碧甃头。
举瓢酌寒泉,一饮销百忧。
日暮洞恍惚,攀桂聊淹留。
这是一首很优美的诗歌,描写了一个景色幽美的自然环境,充满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之感。下面,我会详细分析这首诗的主题、意象和语言。
一、主题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赞美,以及寻求内心的宁静和摆脱世俗纷扰的渴望。诗歌描绘了一处古井和周围的景色,并通过与古人(朴翁)的对话,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理解。
二、意象
1. 荒巅有野井:首先通过“荒巅”和“野井”两个意象,描绘出了一处偏远而自然的井台。
2. 藓石已摧剥,云萝閟清幽:接着描绘了井边的藓石和云萝,它们虽然已经剥落,但仍保持着清幽的环境。
3. 丹成已蝉蜕,岩花几春秋:这里用“丹成”象征修炼成功,“蝉蜕”则寓意脱胎换骨,而“岩花”则象征时间的流逝。
4. 虎豹蹏,印迹碧甃头:这里用虎豹的脚印象征自然的力量,也暗示了在这片地方,人与自然可以和谐共处。
5. 举瓢酌寒泉,一饮销百忧:最后以饮泉的动作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三、语言
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自然,描绘出了优美的自然景色,同时也表达出了深刻的哲理。诗人通过与古人(朴翁)的对话,将读者引入了对生活的思考,也使诗歌具有了深远的意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表达了对生活的理解和对宁静的追求。同时,诗歌的语言质朴自然,富有哲理,使人读后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