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庙歌辞·祀圜丘乐章·太和 - 唐,褚亮

穆穆我后,道应千龄。
登三处大,得一居贞。
礼惟崇德,乐以和声。
百神仰止,天下文明。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君王的诗,赞美君王的道德、智慧和统治能力。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穆穆我后,道应千龄。”首句中的“穆穆”一词,在这里是赞美君王的敬辞,表示庄重、文雅的意思。“我后”是指赞美君主。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君王庄重文雅,应该千载流芳。 “登三处大,得一居贞。”第二句写君主所处的地位,需要拥有天下大治的才能,应处在天下之正的地位上。此句运用典故,“三处大”出自《尚书·益稷》:“登高履危,爰得其所。”指禹对舜说的话,赞颂君主为天下之表率。而“得一居贞”则是引自《老子》“得一(道)以清居”,意为得到“一”(道)的清正贞洁的居位。 “礼惟崇德,乐以和声。”这两句是赞颂君主的品德和治理国家的手段。礼崇德是强调君主的道德修养,乐以和声则是强调君主的音乐艺术,即用音乐来调和民间的怨怒情绪。这两句在表达上富有哲理,体现了诗人对君主治国的高度评价。 “百神仰止,天下文明。”这两句是表达对君主的敬仰之情。百神仰止表达了人民对君主的敬畏和崇拜,而天下文明则表达了天下秩序井然、文化繁荣的景象。此句描绘出了一幅天下和谐、文化繁荣的画卷,是对君主治国能力的极高赞扬。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君主的赞美,表达了对君主的敬仰和敬重之情。同时,诗中也蕴含了诗人对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望,体现了诗人对政治理想的高度追求。诗中还通过赞美君主的品德和治理国家的手段,表达了对道德和智慧的崇高评价,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