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猎行 - 宋,王迈

落日飞山上,山下人呼猎。
出门纵步观,无遑需屐屧。
至则闻猎人,喧然肆牙颊。
或言岐径多,御者因追蹑。
或言御徒希,声势不相接。
或言器械钝,驰逐无所挟。
或言卢犬顽,兽走不能劫。
余笑与之言,善猎气不慑。
汝方未猎时,战气先萎薾。
弱者力不支,勇者胆亦怯。
微哉一雉不能擒,虎豹之血其可喋。
汝不闻去岁淮甸间,熊罴百万临危堞。
往往被甲汝曹,何怪师行无凯捷。
鸣呼安得善猎与善兵,使我一见而心惬。
这首诗是作者在山中打猎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打猎场面的生动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打猎的看法。 首联“落日飞山上,山下人呼猎。出门纵步观,无遑需屐屧”,交代了打猎的背景和环境,落日、山上、山下人呼猎,这些描绘都充满了浓厚的打猎气氛。而作者出门纵步观,却没有屐鞋,这种表达也反映了作者的率性自然,不受拘束。 颔联“至则闻猎人,喧然肆牙颊。或言岐径多,御者因追蹑。或言御徒希,声势不相接。或言器械钝,驰逐无所挟。或言卢犬顽,兽走不能劫”,则是对猎人议论的描绘,各种声音嘈杂喧嚣,表达了打猎场面的热闹和生动。而猎人们对于打猎的看法各不相同,有的认为歧径多需要追击,有的认为驭手稀少声音气势不相接,有的认为器械钝无挟持之力,有的认为卢犬顽强无法捕获,这些看法都反映了打猎的困难和挑战。 颈联“余笑与之言,善猎气不慑。汝方未猎时,战气先萎薾”,作者对猎人的看法和态度发生了转变,他认为如果善猎的话,就不会感到害怕。这反映了作者对打猎的自信和热爱。 尾联“鸣呼安得善猎与善兵,使我一见而心惬”,表达了作者对能够善猎善兵的渴望,希望能够一睹打猎的风采而心满意足。这也反映了作者对打猎的热爱和追求。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描写生动形象,情感真挚热烈,表现了作者对打猎的热爱和追求。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一个人的品质和勇气,那就是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自信和坚韧。